请参观阅读我的博文的朋友别忘了点击一下我的广告啊,哈哈,拜托了。
2014-09-16 21:34:12| 分类: 古近诗词 | 标签: |举报 |字号大中小 订阅
用微信 “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 “扫一扫”
【在线读诗29】诗的魅力——读青秋老师的《五月,为你写完这首诗》文/我是圆的
一直以来,我只知道青秋老师是写古诗词的高手,要不是昨天路过一位朋友的博客,看到她的新作被人转载,还不知她也是新诗写作高手。她的诗如同她那婀娜的才思,美轮美奂,时而梅香阵阵春里闲,时而鞭炮声声闹元宵,时而云舟摇桨翻高山,时而又古寺钟声落山外,时而又为爱而掩面哭泣......让人应接不暇,留连于她所创造的天地里。下面,就请各位,随我一起先读几首这样的古诗(词): “冷香枝影舞,冰晶透红颜。不恨东风暖,唯有春里闲(《雪里梅香》)”。 “光河花海夜无休,竹爆声鸣闹寺楼。月满三坊人暖乐,灯华七巷客闲游。红梅映雪神州美,绿柳迎风谷地稠。达旦通宵千盏醉,吟诗墨画百音流(《闹元宵》)”。 “一曲知音过九州,高山流水荡云舟。满怀万古秋风淡,独赏千江春色悠。香暗送,梦难收,欲书心绪寄轻愁。横舟无渡生新月,只欠渔翁一钓钩(《鹧鸪天·只欠渔翁一钓钩》)”。 “挽夏闲情踏陌田,抚莲写意觅诗缘。寺钟已落青山外,乡鸟携飞碧水边。词墨玲珑舒古韵,笛音飘渺醉云烟。思怀空惹心难诉,千载知音共月眠(《挽夏闲情》)。 ........ 这些诗,如果从精神层面加以分析,我以为首先给我的是中国女性的含蓄美。其次是中国女性的智慧美。三是中国传统观念在现实女性生活中的延续美。如果从中国文字修辞学的角度讲,这些诗,一是赋、比、兴,以及拟人拟物等手法的大量采用。最典型的如:“月满三坊人暖乐”、“达旦通宵千盏醉,吟诗墨画百音流”、“独赏千江春色悠”、“千载知音共月眠”等等,里面包容了赋、比、兴,以及拟人等手法的交叉运用,使得作品,异彩纷呈,充满魅力。二是采用汉语词语活用。如“透红颜”中的透,“闹寺楼”中的闹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以及“荡云舟"中的荡等动词的使动用法和“觅诗缘”中觅等动词的意动用法.......这些,令人耳目一新,无不给诗歌安上灵动的翅膀,让人迷醉。三如“冷香”(视觉与触觉的转化)、“东风暖”(皮肤觉与机体内心感觉的转化)等通感手法的运用。所谓通感,就是在人们的审美活动中使各种审美感官,如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不分彼此,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使得那些诸如“冷”、“热”、“香”、“臭”等被我们忽略的日常经验,提升到诗化意境的层面,带给人诸多别样的审美享受...... 说过青秋老师的古诗词之后,我们一同再回头再来欣赏青秋老师被人转载的新诗。她新诗更加迷人。如这首《五月,为你写完这首诗》:无声地靠近五月所有的绿都回来了诗悄悄打开窗子用幸福把这首诗写完顾不上季节的疲惫在绿的地方寻找你的痕迹阳光温情地收藏了春的印记枝上的绿愈演愈浓烈那些鲜活的文字(比喻、拟物拟人?把文字想象成鱼一样活蹦乱跳的东西来写。这东西像人又不似人,但如果不是人,又有什么能“把夜拉得很远,很深”呢。这就逼着读者非动脑筋不可了)无意却有心地带走心情把夜拉得很远,很深远到千里深到心底 这是青秋老师,数日前刚写的新诗。从这首表达深爱的诗里,我们很容易就可以看到上述古诗词写作技艺,在新诗中的成功运用和伸延,诱人心醉。 在《五月,为你写完这首诗》中,作者一开笔,就把“五月”当人写,接下来就自然而然地把“所有的绿都回来了”,然后呢?作者又把“诗"当人写,悄悄打开爱“你”心扉,并“用幸福把这首诗写完”。在这里,作者巧妙地为这首佳作的主题作了定格的同时,不露痕迹地完成了内外情感的转换,为后面的作品发展,埋下了成功伏笔。“顾不上季节的疲惫(借代、拟人,把季节当人写)/在绿的地方寻找你的痕迹/阳光温情地收藏了春的印记(比喻、拟人,把阳光当人写)/枝上的绿愈演愈浓烈//”,“枝上的绿”是什么?是春天的希望?还是“鲜活的文字”?我看都不是。应该是无意间,让你“带走心情”。“思念”从此,自然与“你”千里相牵,梦到“心底”。 读过这样勾人心魂的诗后,我开始理解,为什么有人会在她的诗后跟贴,表示愿意为她“化作一缕春风,荡舟远航”,心意相随了。 其实,像这样有魅力的诗,在青秋老师的博客里,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有兴趣的朋友,随时可到她的博客里欣赏交流。她的博客是:http://lengqingqiu.11.blog.163.com/ 5/24/2010 20:00:05 PM初稿
一直以来,我只知道青秋老师是写古诗词的高手,要不是昨天路过一位朋友的博客,看到她的新作被人转载,还不知她也是新诗写作高手。她的诗如同她那婀娜的才思,美轮美奂,时而梅香阵阵春里闲,时而鞭炮声声闹元宵,时而云舟摇桨翻高山,时而又古寺钟声落山外,时而又为爱而掩面哭泣......让人应接不暇,留连于她所创造的天地里。下面,就请各位,随我一起先读几首这样的古诗(词): “冷香枝影舞,冰晶透红颜。不恨东风暖,唯有春里闲(《雪里梅香》)”。
推荐过这篇日志的人:
他们还推荐了: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
评论